青海仁济医院成立于2006年5月17日,地处西宁市城中区城南新区,占地面积约3.3万m2。医院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,业务工作隶属青海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管理,是一所集医疗、教学、科研、预防为一体的三级乙等综合性非营利性民营医院。

医院概况

科室、人员情况

       截止2023年底,医院设置床位500张,目前开放床位305张。开设临床科室20个,医技科室6个,管理职能科室10个。开设内科、外科、妇产科、儿科、中医科等一级诊疗科目17个。现有干部职工492人,其中专业卫生技术人员385人,医师118名,护理人员190名,技师77名,高级职称38名,中级职称132名,中级及以上人员占比44.2%;硕士研究生3人,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占比50.8%。雄厚的技术人才基础,为我院诊疗救治工作提供了有利保障。    医院于2013年先后成立了党支部、工会组织、妇联组织、团组织,现有中共党员42人;有团员27人;2023年成立青年志愿者队伍,拥有青年志愿者416人。

设备情况

        医院配备有西门子64排螺旋CT、美国GE1.5T8通道核磁共振仪、美国GE飞天6000数字化成像系统、东芝乳腺钼靶X光机、西门子移动式C型臂、德国STORZ高清腹腔、宫腔镜



系统,奥林巴斯290胃肠镜系统、飞利浦HD15心脏彩超、GE730四维彩色超声诊断仪、英国magstim神经磁刺激器、飞利浦多导睡眠监测仪、丹麦国际听力眼震试图仪、美国博士伦超声乳化治疗仪、日立71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、艾瑞克车载数字X射线机、厦门金龙医疗车等设备价值达1.5亿元以上。


医院承担社会岗位

       青海仁济医院是中国医院协会委员单位,全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副会长单位,青海省医院协会民营医院分会主任委员单位,白求恩精神研究会社会办医分会理事单位,重庆市社会医疗机构协会社会办医合作分会委员单位;是青海大学附属医院、青海红十字医院、青海省心脑血管病专科医院医联体成员单位;是青海大学医学院、青海省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和西宁市卫生职业技术学校的教学医院;是青海省医疗保障定点医疗机构,“120”院前急救定点医院。2023年进入香港艾力彼医院研究管理中心全国民营医院排行榜前300强。

品牌战略及荣誉

       多年来,青海仁济医院始终信守 “大医为民、百年仁济”的办院宗旨,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,坚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层面,以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维护和保障人民健康为目标,以强劲的改革魄力和奋斗意志,主动适应医疗市场变化,建立健全了现代医院管理机制,立足“科技兴院”和“人才战略”,着力打造“诚信经营”品牌,坚持“做人靠谱、行医规范、技术精湛”的发展理念,建立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和服务模式,打造出了群众满意、放心的优质服务品牌,形成了与时俱进、引领发展的仁济文化,积极探索适合民营医院发展的党群工作新思路,在造福一方百姓的同时,实现了自我升华和发展,成为群众信赖和赞誉的一所品牌医院,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和赞誉。先后荣获全国巾帼建功先进集体、全国红十字模范单位、首批西部社会办医标杆医院、全省卫生工作先进集体、全省民营医院示范单位、青海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、青海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基层党组织、全省优质服务诚信企业、非公经济组织先进单位、非公经济党建工作先进基层党组织、西宁市两新组织五星级党组织等荣誉称号。医院在获得诸多荣誉的同时,医院的职工得到全面发展,涌现出不少全国三八红旗手、十二省市(自治区)社会办医行业协会突出贡献奖、青海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、青海省护龄30年、护理奉献奖、青海省高原好医师、西宁市优秀共产党员、“凡人善举· 感动中区”道德模范、最美逆行护士等。

发表各级学术论文近300篇,其中国内核心期刊51篇。

       我院有青海省医疗卫生专科建设项目3个,分别为骨科肢体矫形、脊柱外科和重症医学科。近四年聘请外院专家来我院授课100余次,派出30人次外出进修学习,200余人参加短期学术会议,培养了大批高素质人才,为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和人才储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我院积极引进特色技术,重点扶持和发展重点学科,近三年开展了新技术新项目160项,进一步提升学科带头人的专业能力和医院整体医疗技术水平。

专科建设

以人才和技术为基础,创造最佳产品和服务

重点学科、重点专业建设情况

论文发表方面

专科联盟

诊疗技术情况

我院骨科为全国首家秦泗河矫形医学技术研究院青海临床基地,聘请著名矫形外科专家秦泗河教授担任医院肢体矫形外科名誉主任;普外科为青海大学附属医院重点专科合作单位,加速康复外科病区。是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联盟单位。妇产科为青海红十字医院妇产科医联体合作单位。眼科为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一带一路眼科联盟成员单位,青海红十字医院眼科医联体帮扶单位。  

医院可开展限制、非限制类技术、限制类技术和非限制类技术13大类共计1900余项,其中国家级限制类技术0项、省级限制类技术143项。

专家学术任职

1人被聘为中国医院协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会员理事,青海省医院协会民营医院分会主任委员,白求恩精神研究会社会办医分会理事,重庆市社会医疗机构协会社会办医合作分会委员;4人被聘为医院协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会员委员;1人被聘为青海省医师协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会员理事;4人被聘为青海省医师协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会员委员;2人被聘为国家级行业协会常务委员;7人被聘为省级行业协会常务委员等职务。  

学术继续教育项目

近三年主承办各级各类继续教育项目24项,其中,国家级4项,省级20项。 

医联体合作

医院先后与北京积水潭医院、北京大学第三附属医院、湖南湘雅二医院、西京医院等大型知名医院建立技术帮带关系,与青海大学附属医院、青海红十字医院、青海省心脑血管病专科医院建立医联体合作,同时聘请20余名省、内外知名专家为“客座教授”助力医院发展。

       医院骨科、普外科是医院重点发展科室。骨科在著名骨科专家钟生财教授带领下,团结协作,开拓创新,发展迅速。骨科钟生财、张小兆教授分别获批青海省第四批、第五批名医工作室。骨科设有2个病区,设置床位70张。骨一科以骨创伤科、手足外科、骨微创手术、骨科矫形术为主;骨二科以脊柱、关节镜手术、骨病(骨结核、骨肿瘤)为主;骨科现有主任医师4名、副主任医师2名、研究生导师1名,技术力量雄厚。目前开展包括各类全髋、全膝置换术、小儿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手术治疗、断指再植、肢体矫形、骨盆巨大肿瘤切除、膝关节单髁移植、关节镜下前后交叉韧带同时重建、脊柱疾病的微创手术。普外科以肝胆、胃肠、乳腺、甲状腺、疝外科为主。近年来科室完成了右半肝切除、全胃切除术、胰十二指肠切除术、门静脉高压分流及断流术、胃胰体一脾联合切除、胃癌全胃-横结肠-左肝部分联合脏器切除术、直肠癌根治术等手术。同时实施了甲状腺癌颈淋巴结清扫术,乳癌改良根治术,颈动脉体瘤切除术、儿童先天性肛门闭锁肛门成型术及完成李嘉诚基金小儿疝气项目3500例。在微创手术方面我科成功完成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、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、乳腺肿瘤微创旋切术。

院内重点学科

       近年来,青海仁济医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,狠抓党建工作,党支部以党员、优秀业务骨干、中层管理干部为重点培育对象,采取专题调研、顶层设计、突出特色的方法,打造了全新的“红色仁爱、济世为民”非公有制企业党建项目品牌,坚持“工作相结合、文化相融合、发展相促进”原则,以“党建项目品牌”为引领 ,“用心”抓医院党建,“用实”推动医院发展,“用情”履行医院责任,在城南片区形成了示范效应。

        严格落实党支部理论学习教育和“三会一课”等基本制度,充分利用宣传展架、电子显示屏、网站、微信公众号等形式深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,着力打造政治敏锐性强、理论知识扎实、决策快速高效的党支部班子。同时,不断加强党支部政治建设、基础保障建设标准化,完善了党员活动室宣传阵地,严格按照《党章》和党内有关规定,逐步加强了对支部的书记、委员的监督管理、考核评价等机制,努力将党支部建设成为党员政治学习的阵地、思想交流的平台、党性锻炼的熔炉。全面聚焦“三抓三促”行动,先后开展了“传承红色基因,弘扬革命精神”党员干部延安行、“传承文化经典,建设书香仁济”读书会、党风廉政建设专题培训、“走在前、作表率”等系列主题党日活动。


文化建设及履行社会职责

医院文化

社会责任与公益

白衣执甲,同心战疫

管理特色

       在实现自我发展的同时,医院坚持把履行社会责任作为自我发展的重要基础,当国家和社会需要的时候,仁济人总是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,将医院发展的成果回报社会,把广大员工的爱心传递到四面八方。医院本着服务社会、服务百姓的宗旨,积极投身公益事业,贯彻落实西宁市关心下一代工作部署,连续13年参加关爱青少年励志成长公益活动,为我市支持和帮助青少年成长成才作出了积极贡献。积极响应市政协和市残联关于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号召,医院连续2次启动“青海仁济医院肢体矫形救助计划”,助力西宁市红十字会“红会系统博爱助残项目”的顺利实施,帮助肢体残疾患者改善身体功能,提高生活质量,促进社会融合,切实为残疾人破解了因病致贫返贫问题的现实困境。

        医院始终积极关注公益事业发展,大力支持社会文化事业发展,医院每年帮扶五所农村乡镇卫生院,积极响应党和政府号召,投身国家建设,从军企共建、美丽乡村建设、精准扶贫、乡村振兴等做出了我们应尽的义务,开院18年来累计向社会公益事业捐款捐物800余万元。同时,积极参与全省各类公共突发事件的医疗救助服务,承担着大南川地区的公共卫生服务,儿童免疫,计划生育,疾病筛查。圆满完成了历年青洽会、藏毯节、高考、公考等各类大型社会公共活动的医疗保障任务。

        医院定期组织医疗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,为农民群众送医送药,为社区居民开展健康科普教育,并帮扶慰问困难群众,让基层群众得实惠,享受到党的惠民政策。自2020年以来,先后开展基层义诊200多场、健康讲座100多期,累计服务近万人次。赴果洛州等地为近万名残疾人及儿童免费开展残疾人康复筛查服务,为近百名残疾人士提供了肢体矫形手术、康复训练服务,为残疾人专职委员、环卫工人提供健康体检等服务,为10余家基层卫生院免费提供技术帮扶服务。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,社会养老服务需求逐年上升。依托西宁市社会福利院,青海仁济医院对福利院职工、困难群众等免费进行养老护理服务专业培训和对点医疗救助,多年来已累计培训健康养老服务人员数千人次。


        新冠疫情期间,青海仁济医院始终积极承担社会责任,勇于担当、全力以赴,我院作为西宁市城南地区发热门诊定点医院,在切实做好院内疫情防控、救治的同时,积极参与省内外疫情防控、救治工作。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工作中,青海仁济医院积极响应省卫健委工作指示,选派6名政治过硬、技术过硬的医疗骨干赴湖北武汉抗击疫情。经过50多天的艰苦鏖战,队员们凭借精湛的技术和惊人的毅力,出色完成了医疗护理任务,赢得了病患的赞誉。2021年10月份,西宁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,医院抽调医护人员近1000余人次,参加了西宁市全员核酸采集任务,院内、院外核酸检测共计36万人次。2022年医院先后组建36批次医疗队,抽调医护人员近2000余人次,奔赴一线全力参与西宁主城区全员核酸采集、机场落地检、方舱医院保障、气模方舱检测、120负压救护车转运等支援任务,全年外派采集核酸224.9万人次,累计检测量达10万余份。在医院统一指挥、协调有效、紧密配合下,均出色完成各项工作任务,彰显了仁济人的责任和担当。尤其是2022年底,面对新冠感染后老年危重症患者数量迅速上升的严峻形势。青海仁济医院作为全市新冠救治的重要力量,立足“保健康、防重症”,坚持“统一布局、统一指挥、统一调配、统一救治”的原则,由院领导亲自督导推进,强化总值班工作职责,打通科室界限,最大限度扩容重症床位,统一调配专业人员,想方设法增添救治设备,组建巡回专家组分片区管理,全院上下绷紧弦、拉满弓、铆足劲,集中一切资源和力量全力保障新冠病毒感染患者救治工作,筑起了一道守护生命的钢铁防线。

        新冠疫情期间,我院在自身防控医疗物资紧缺的情况下,筹措医用防护帽、鞋套各2000件医疗救护物资,第一时间送到省级新冠肺炎患者定点救治医院;同时医院陆续为西宁市公安局一线公安干警、西宁市监所管理支队一线公安干警、对口帮扶的卫生院、更彭慈善基金等送上各类医疗防疫物资,仅在疫情期间捐款捐物50余万元。


        医院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,推行院长任期目标管理责任制,确立了规范的医院法人治理结构,使医院真正迈入了“自主经营、自负盈亏、自我发展、自我约束”的发展道路。

        多年来,青海仁济医院不断深化内部改革,加强科学管理,逐步建立起了适应现代医院发展的先进管理机制。通过规范有效的人才引进、培养、管理和发展战略,为全院干部员工提供了一个施展才华、实现自我的良好平台。坚持“人性化、精细化、科学化、信息化”的管理理念,不断健全规章制度,细化内部管理,强化综合目标管理、量化考核、表彰奖励等精细化管理措施,使管理体系日益完善,管理水平持续提升。推行了岗位工资、全成本核算、绩效考核等制度,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。同时,还切实发挥党支部、工会、妇联、共青团等组织的作用,坚持职工代表大会等制度,深入开展医院文化建设,努力提升员工综合素质,促进了医院民主、科学发展,有效增强了医院凝聚力和竞争力。


医院文化是医院发展的灵魂,为医院的发展提供着强大的精神动力,也是现代医院的核心竞争力之一。青海仁济医院自2006年5月成立以来,结合医院实际制定了《青海仁济医院文化建设方案》,以医院品牌形象策略为基准,设计、导入和实施作为医院文化建设的切入点,通过多年时间的认真探索和策划,形成了医院文化基本框架,主要包括理念文化、行为文化、物质文化三个层面,其中理念文化(精神层)是医院文化的核心,行为文化(制度层)是医院文化的主体,物质文化(物质层)是医院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。

一是确定了青海仁济医院理念文化,即:“大医为民,百年仁济”的宗旨,“仁心敦厚,甘为大众祛疾患;济世流长,愿与诸君谋共赢”的核心理念,“和合 精细 诚信 进取”的院训,“西宁市著名、青海省知名、引领和示范国内民营医院发展的——百年精品医院”的医院愿景,“筑牢医疗基石——呵护患者生命;提供优质服务——维护百姓健康;营造幸福家园——助力员工成长”的经营理念,“您的需要是仁济的事业,您的满意是仁济的追求”的服务理念,秉承“牦牛精神”的医院精神,“德 能 勤 绩 廉 表 言 行”的行为规范和医院誓词。

二是不断修订和完善规章制度,编印了《青海仁济医院规章制度汇编》,制定了包括职业道德、行为举止、职业礼仪、仪表仪容等在内的员工行为规范,编印了《青海仁济医院岗位说明书》,规范和完善了医院媒体广告宣传、社会公共关系等一切外事活动的规章制度和行为准则,使医院宣传、公关等活动有了明确的依据,为树立良好的医院形象打下基础。

三是打造具有仁济特色的物质文化,构建了VIS-医院视觉识别体系,确定了医院标准字、标准色,设计了院标、院徽、院旗和各种标识等基本识别体系。根据《论语》设计的医院“仁济山水”品牌标识,“仁济绿、仁爱橙、智慧蓝”为医院文化色调,创作了《仁济,去远航》的医院院歌。编印了《医院文化宣传手册》《仁济健康》《庆祝医院建院十周年纪念册》《庆祝医院建院十五周年系列纪念册》及《亲历一线抗疫——庆祝建院十七周年纪念册》等,增强了全院员工的集体荣誉感,促进了医院品牌的建设。

医院围绕“春节、七一、国庆、红五月、院庆日”等,定期举办各类医院文化宣贯活动,使仁济文化不断深入每个员工心中,并在实践中丰富完善,成为了所有仁济人自觉行为的指南,持续推进了医院健康快速发展。


Adress

西宁市城南新区新城大道172号

Email

qhrjyyyjb@126.COM

Tel

86-0971-6513888

WeChat

青海仁济医院

  • 电话直呼

    • 09716513888
    • 09716511111
技术支持: 青海必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| 管理登录
seo seo